“智慧平台”减负增效“五育并举”助力成长
- 山东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聊城市东昌府区新城小学
一、案例概述
聊城市东昌府区新城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学校,一直以来,学校将智慧教育作为彰显办学特色的重要举措,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随着“互联网+教育”模式的不断深入,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与助力“双减”政策有机融合,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为办学目标,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将智慧作业、学生评价、五育发展与聊城市教育智慧平台关联,采用多样的智慧作业形式、多元的科学评价方式、多彩的五育活动为学生搭建以学促教、以评激趣的成长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引领学生主动构建新知,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已经成为学校贯彻“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有效抓手,更是学校推升学生成长动能、促进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主要做法
(一)利用信息化工具设置新型智慧作业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作业以书面形式为主,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作业形式已无法满足学校、学生发展的需要。在“双减”政策落地后,我校遵循学生学习规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线上+线下”引领学生主动构建新知。学校借助网络学习空间信息化应用,组织各学科教师进行了新型智慧作业的初步尝试。任课教师结合本班学生情况,作业内容打破传统的书面作业形式,从德智体美劳多个角度制定形式多样的智慧作业。比如:“语文阅读”小作业、“家务小能手”21天劳动小作业、“英语每日单词背诵小作业”、“数学每日计算”小作业、“21天跳绳”小作业……任课教师实时跟进学生学习,关注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目前学校借助信息化工具实现了各学科智慧作业的设置,共完成500余次综合实践性作业的设置,学生提交作业8000份。
图1 学校各年级/班级自主设置多形式作业任务
图2 学生登录移动端即可参与并提交个性化作业内容
2022年新学期伊始,疫情再次卷土重来,学校根据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做好普通中小学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准备工作的紧急通知》(聊教体办字〔2022〕15 号)等相关文件精神,迅速进入线上教学模式。线上教学期间,学校借助资源平台引导学生居家学习期间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作息习惯。一堂堂精彩的学科课堂,教师隔着屏幕与学生进行互动,有讲解,有互动,讲练结合,课堂生动有趣。同时,将直播课堂同平台教学应用相结合,高效借助互动和教学工具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解决了线上上课无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问题,达到了学生主动参加、积极互动、高效学习的目标。
图3 疫情授课期间充分借助信息化工具开展教学服务工作
(二)丰富教育质量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评价创新
教育质量评价对教育教学工作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进一步丰富教育质量评价维度、创新教育质量评价方式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我校不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等“量化分数”评价学生,在评价内容上设置上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在评价方式上不再拘泥于传统纸质版的“打分量化”,而是借助信息化手段大力创新改革,形成了以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内容的的评价方式。
学生评价以个人、小组、班级等为单位进行,学校根据学生特点设置了适合实际使用的评价维度和评价指标,学校分别从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等多个维度分别设置了“计算小达人”、“劳动小达人”等形式多样的评价指标,详细记录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学习经历和成果,这种自然而富有乐趣的写实记录,不仅帮助孩子实现自我教育、自我进步,更重要的,通过空间内个体纵向、群体横向的对比,我可以真实、全面、有效了解孩子的全部,帮助他建立自信,个性成长。
图4 学校利用信息化平台建立多个学生评价维度
图5 学校在各学生评价维度上建立多种评价指标
图6 家长通过移动端登录个人账号即可查看教师评价
图7 教师通过多个途径在课上、课外对学生进行正向点评
(三)借助网络学习空间打造线上学生五育发展平台
在“双减”政策下,我校更加注重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自2020年以来,我校积极探索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打造线上五育建设平台,做到“停课不停学”的同时,保障“停课不停育”,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极大提升了家校共育质量。我们借助平台开展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跟着节气去种植”同步课程。在线下,通过我们学校建设的“和美田园”,组织学生现场种植与观察农作物,动手实践栽种、管理、收获、应用农作物,通过拓展课程学习农作物与节气的关系,传承了传统文化。在线上,通过“跟着节气去种植”课程的开设,以图文并茂的节气微课堂对二十四节气进行展示,对学生开展节气知识的普及教育,学生认识了二十四节气,感悟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同时,学校利用活动广场举行线上活动展示,将二十四节气这一传统文化形成文字材料,在活动广场进行展示,重点培养学生兴趣,拓展学生视野。利用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参与,德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图8 学校积极探索利用信息化平台开展学生五育活动
图9 学生积极参与五育活动提交个人优秀作品
三、工作成效
(一)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个人成长
教师通过将教育智慧云平台的应用融合到教学的各个场景中,更新了自己的教育方法,树立了新观念,新思想,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好玩儿”的课件更是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学生从“我要学”到“我想学”的转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新的知识。
(二)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全面发展
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我们开展的“跟着节气去种植”课程,提高了学生对二十四节气中华文化的了解,促进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到了解节气知识的过程中,认识节气的农事知识、激发了学生对我国农耕文化的热爱。在老师们的引领下,学生也积极利用云空间开展学习,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许多学生积极参加网络课程的学习活动。全校八百多名学生都能够活跃在智慧云平台开展各种学习活动。
(三)信息技术完善学生评价机制
教育智慧云平台优化了学生评价制度,使我们不再以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学生,也不只注重学生的学科成绩。而是在各种教育教学、五育建设活动中,抓住学生的点滴进步,并以平台“学生评价”应用为基础,肯定其努力的过程、认真的程度等,并把学生的进步量化成光荣榜上的得分,使学生能具体的感知到自己的成长,并激励自己继续努力。
四、未来计划
(一)共构德育信息化课堂
通过技术手段在课堂中链接优秀社会资源,链动不同学科、不同年级段的老师、学生甚至家长,共同构建丰富、生动、立体的课堂,增强德育课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提升课堂品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电子班牌等,向师生、家长共享优秀的德育资源。例如优秀的微队会,亲子沟通、心理健康、爱国教育等主题的“云讲座”,让优秀的案例和学习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
(二)信息化让教研深度开展
构建“时时可学、处处皆学、人人能学”的智慧学习环境,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研,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课堂融合创新,让学习真正在课堂发生。并组织开展以信息技术助力核心问题解决、促进学生思维可视化的教学、教研活动,聚焦课标、教材核心目标、核心问题的微课教学策略研究,通过多维探索、协同推进, 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三)探索依托平台推进劳动教育评价
我校劳动教育已成体系,但劳动教育评价比较薄弱,我们将依托智慧化手段实现过程性数据采集,通过“积分制”等方式,从日常生活劳动、校内生产劳动和校外公益劳动三个维度,进一步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在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聊城市东昌府区新城小学将继续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坚持以教育为本、以技术为驱动,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拓展活动,借助“智慧平台”实现减负增效,通过“五育并举”助力学生成长。
主办:山东省教育厅 技术服务支持:武汉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天喻爱书人现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客户服务热线:400-1166-112
举报电话:(0531) 88928653
Copyright© 2022 sdsjyy.cn.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8044079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698号